四川眉山混凝土冲击碾压破碎结论
(1)本研究结合316国道福州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碾压改建工程中的环境振动现场监测,探讨分析了冲击碾压破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动荷载对周围环境振动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2)通过进一步对振动量的频谱分析,分析了冲击碾压引起的地面振动的频谱特征,并以地基实测冲击振动信号为初始条件,采用时程动力响应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分析了不同距离条件下,不同层数建筑物的动力时程响应。
(3)最后综合以上研究,探讨了冲击碾压破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环境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机理,提出了有关安全标准的控制办法,为冲击碾压新技术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研究认为,考虑冲压振动对周围构筑物的安全影响区域以径向加速度小于0.1g,垂直加速度小于0.2g或振动速度小于1cm/s作为可接受的指标。
考虑人的感受,指标将更加严格,本文综合比较并考虑频率范围研究认为,可取振动速度5mm/s为控制指标。
(4)结合多个冲击碾压工程的实际经验和以上研究。本研究认为从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看,在普查无临界状态房屋条件下,结构安全距离为15m,考虑对人的振动影响安全距离为20m。
(5)冲击振动的传播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一般在10m以内衰减较快,振动的衰减程度随道路两侧地面表面及路基土质的不同而异。
(6)在道路边沟位置附近设置宽深均为1m的隔振沟对冲击振动的隔振作用显著,在施工过程中可推广采用,但隔振沟的最优尺寸、位置等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7)距冲击作用点15m以外为冲击振动的安全范围;冲击振动对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与构筑物本身的结构性能相关,10~15m范围内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式建筑物影响较小;对5~10m范围内的土坯房或质量较差的砖混结构等结构物可能会有破坏性的影响。
(8)建立建(构)筑物的破坏准则,除了应考虑冲击碾压振动的大小(振幅速度和加速度)和频率外,还应考虑振动波型、振动时间、重复动力荷载的累计效应、建(构)筑物和基础条件以及土层性质的影响。因此,仅用质点振动速度或加速度来评价建构筑物的振动效应只能算是一种实用的近似方法。提出更客观、更信息化的破坏标准则应是将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9)振动传播不仅与振源特性有关,而且与传播介质密切相关,本研究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冲击碾压施工振动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本帖最后由 futao 于 2019-05-13 22:28:34 编辑推荐阅读: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周路
电话:18200229189
微信:17713551981
抖音:chaichu
QQ:991966314
邮箱:770028000@qq.com